2018年7月25日,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袁东星教授、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张元标研究员应邀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报告,我所相关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潘大为研究员主持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袁东星教授以“高通量海水化学实验室装备研发”为主题,就厦门大学海水检测方法及仪器发展历程做了详细讲解。从痕量营养盐测定系统、常量营养盐快速测定系统、痕量金属测定系统和总碱度测定系统等方面,对各个仪器设备构建的由来、针对性的改进发展,以及自主研发系统走航测试分析等历程和总结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和回顾。最后袁教授提到并建议:海洋装备的研发需要根据海洋专家的需求来进行,最终要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自主创新研发不是朝夕之事,要发挥工匠精神。
张元标研究员以“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进展”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对厦门近海区域海洋微塑料的形态、分布、生态威胁和处理方法等作了详细报告。最后张研究员提到国家对海洋微塑料污染越来越关注,同时需进一步改进微塑料的采集方法。
袁东星,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任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海洋环境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市科协常委、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长期从事环境化学、分析化学、分离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科研领域为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归宿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新方法、环境样品预处理新技术的建立与发展,并参与厦门市海洋环境监测网的环境污染分析监测工作。涉及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等仪器技术。已发表学术论文百多篇。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重大、重点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3等奖,广东省商检系统科技进步1等奖等省部级奖项3项。
张元标,博士,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与环境监测技术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危险化学品和海洋放射性评价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海洋化学和环境化学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评价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海监技术支撑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国家重大研发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发表论文17篇。GB/T 12763.4-2007《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化学要素调查》的主要修订人。2005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